close

內容來自sohu新聞

十三五減貧難度邊際不斷遞增 全面脫貧需打硬仗



全面脫貧打硬仗

邵海鵬

根據現行國傢扶貧標準,截至2014年底,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有7017萬人,其中6個省份貧困人口超500萬人。這是2014年國傢統計局所給銀行借貸利息出的統計監測公報數。

10月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針對扶貧,公報提出“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意味著,從2014年統計以來到2020年的六年時間,每年要減貧1170萬,任務非常繁重艱巨。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雲介紹,從2011年到2014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1.22億人減少到7017萬人,累計減貧5221萬人,今年有望再完成減貧1000萬人的目標。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王鈺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十三五”期間,在保證發展的同時,重點要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既要解決區域不平衡,也要解決城鄉不平衡。特別是對於民族地區貧困問題和邊疆地區貧困問題,最大的困難是要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創造經濟發展新動力,確保實現可持續發展。

實現脫貧目標要啃“硬骨頭”

經濟發展是實現脫貧目標的根本,但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王鈺鑫表示,新一階段的扶貧工作,是建立在多年的扶貧開發、條件相對較好的地方已基本實現瞭脫貧目標的基礎之上,剩下來大多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以廣西為例,全區農村貧困人口由2010年的1012萬人減至2014年底的53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3.9%下降到12.6%。然而,由於生存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自然災害頻發、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等因素的影響,農村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因病、因殘、因災致貧返貧現象普遍,是全國貧困人口規模超過500萬的六個省區之一。

這就意味著,“十三五”期間減貧難度邊際不斷遞增,要想完成扶貧攻堅的任務需要付出越來越大的努力。

王鈺鑫表示,目前來看,先要做到精準扶貧,摸清扶貧對象、致貧原因、脫貧路徑,然後精準發力、精準幫扶。其次是產業扶貧,解決貧困戶“造血機制”、實現可持續性脫貧的治本之策。

何為精準扶貧?精準扶貧主要包括三個內容,一是精準識別;二是精準幫扶;三是精準管理。

值得特別關註的是,一旦進入貧困縣序列,會得到國傢資金、政策幫扶上的多種優惠和幫扶措施。按照一般計算,國傢的專項扶貧資金每個縣大概在3000萬~5000萬之間。由於缺乏退出機制,“有進無退”或“進得多出得少”的貧困縣飽受爭議。

針對這一情況,去年印發的《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到,研究建立重點縣退出機制,建立扶貧開發效果評估體系。

由於貧困縣的經濟落後,適用於其他地方的GDP考核,就需要進行創新。《意見》也對此給出具體方案,主要內容包括,由主要考核地區生產總值向主要考核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轉變,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傢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GDP考核,把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和減少貧困人口數量作為主要指標。

艱難的扶貧工作

中國目前的貧困線標準是2011年確定的,年人均收入2300元,折算後約等於每天1美元。經過這次大幅調整,中國國傢扶貧標準線被視為“與國際接軌”,更接近世界銀行[微博]制定的1.25美元貧困線。

世界銀行在10月4日宣佈,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將國際貧困線標準從此前的一人一天1.25美元上調至1.9美元。

那麼,繼續執行本國標準的中國是否會低估貧困人口?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10月12日舉行扶貧工作進展和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等發佈會。國務院扶貧辦國際合作和社會扶貧司司長李春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世界銀行制定的貧困標準,循環信貸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主要是用於國別比較,並不是作為各國扶貧工作的依據。

按照中國現行扶貧標準衡量,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比例,從1990年的73.5%,下降到2014年的7.2%。聯合國[微博]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比例,從1990年的60%以上,2002年下降到30%以下,率先實現比例減半,2014年下降到4.2%。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

從2013年底開始,全國各地再次動員,以實施精準扶貧為核心,全面開展貧困識別。經過多舉措,2013年減少貧困人口1650萬,2014年減少1232萬人,連續兩年都完成瞭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目標任務。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摘要

●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

●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傢庭,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1102/045023647530.shtml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mbersm32 的頭像
chambersm32

chambersm32的部落格

chambersm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